“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酒与歌舞

2023-08-23

中国古代典籍《礼记·乐记》中说:“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也就是借助婉转的声音和优美的动作,表达自己或作者的思想情感。而能使人精神焕发的酒,就成为歌舞最好的促进剂。

古代常见饮宴中以歌舞助兴,“管妙弦清歌入云,老人合眼醉醒醒。诚知不及当年听,犹觉闻时胜不闻”(白居易《听歌》),是悠扬的歌声,把饮者带进了醉乡。“桂华词意苦丁宁,唱到常娥醉便醒。此是人间肠断曲,莫教不得意人听”(白居易《醉后听唱桂华曲》),也是悠扬的歌声,又使醉者清醒过来。张枯《楚州韦中丞箜篌》中写道:“千重钩锁撼金铃,万颗真珠泻玉瓶。恰值满堂人欲醉,甲光才触一时醒”也写的是类似的事例。酒与歌舞相结合,能给人以更大的影响,唐代的有些酒家,似乎备有演奏、歌唱的小型乐队,贺朝《赠酒店胡姬》“吴姬春酒店,弦管夜锵锵”便写的是此类情景。

图片

最引人注目的,当然还是饮者自歌自舞的场面。如写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的王翰,便“酒间自歌舞…神气轩举”《唐才子传》记载,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尝过沐州,与李白、杜甫会。酒酣登吹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人莫测也。”“吹台”相传为春秋时音乐家师旷吹乐之台,后因有繁姓人居于台侧,故又名繁台。其遗迹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之禹王台公园中。关于此事,在杜甫所写《遣怀》中也有印证: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

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在这次文坛巨匠的会晤中,酒与歌正起了重要的陪衬作用。

饮酒虽能寄托自己的情怀,但当配合以歌舞,能使其得到更酣畅淋漓的发挥,请看,“将军醉舞不肯休,更使美人吹一曲”(岑参《裴将军宅芦管歌》),“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李白《过汪氏别业》),歌与酒,都促使与宴者坐不住了。至如“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咋》),这是将酒与音乐、舞蹈结合起来所发挥的作用。

就是平民百姓也不例外,尚颜在《赠村公》中描绘道:

“绸衣木突此乡尊,白尽须眉眼未昏。

醉舞神筵随鼓笛,闲歌圣代和儿孙。”

当许多人处在这样的场合,彼此的感情也就交融一体了。

醉中人的舞姿也别有风韵,李端《胡腾儿》描述一位西域舞者的情状: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简直如醉拳一般,成为醉舞了。

图片

歌词作者与歌唱家,也常因饮酒而得到邂遁相会的机缘。最著名的,如唐玄宗开元年间一个下雪天,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同到长安酒家饮酒,忽然有十几个皇家梨园伶官和歌女也来楼上宴会,她们衣着艳丽,坐下后随即奏起乐来,准备演唱。王昌龄等人暗相约定,看她们所唱歌词中谁的诗最多,就算谁写得好。一歌女先随乐曲唱了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诗,昌龄抬手在墙壁上划一道说:“一绝句”。稍停,另一伶人唱了高适的“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诗,高适也划一道为记。随后又唱了王昌龄的“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一首,昌龄喜道:“二绝句”。王之涣自以为出名已久,但也不免着急,便声言:“这些不得意的乐官所唱,都是下里巴人粗俗之词,岂能与高雅的阳春白雪歌词相比。他并指着诸歌女中一位长得最好的女子说,等她所唱若不是我的诗,我便终生不敢与你们争高下了。此女开口,果然唱的是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喜不自胜地说:“田舍奴,我岂妄哉!”三人大笑。诸伶官见状询问缘由。待知三人是著名诗作者后,纷纷前来拜见,并请到她们席上,“饮酒竟日”。正是酒,促成了中国古代文坛上这幕喜剧的演出。当时诗人因酒写出的诗章成为流行歌曲,歌曲又常在酒宴上演唱的情况,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入乐有关饮酒的歌词中,应以唐代王维所写《渭城曲》最为著名:“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后来被谱入乐府,故名《渭城曲》。又因其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要反覆唱三遍,故又名《阳关三叠》。《渭城曲》产生后成为唐人离别时几乎必唱的歌曲,广为流传。其盛况不仅被大量写入其他诗人的诗章,而且被画成了图画。白居易有句诗:“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同样强调了王维诗中劝人饮酒,以慰离情的部分。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