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酒有度|饮酒,分享才有意义

2023-12-29

在无酒可饮但想喝酒的时候,时常想着有人可以携酒而来与自己共饮,这是酒徒常有的心态之一。但实际上,携酒之人常有,共醉之人却难求。很多时候,携酒而来的人可能只是简单地接济或者拜访一下,并没有共饮共醉的想法,所以携酒不一定要共醉,也不一定会共醉。

图片

携酒共醉这一情况的发生,一般可以简单地分为三种:其一是最常见的,即故人盛情携酒而来,酒杯满溢,情意满怀,举杯共饮,互诉衷肠,推杯换盏,畅叙幽情,直到在座之人全部醉倒也没有完全尽兴;其二是较为日常的,携酒而来之人虽不是情意深厚的朋友但也是时常见面的熟人,共饮不全是为了心中的情意,但也因熟悉感而产生许多亲近和信任,再加上都想要一醉,所以一拍即合,共同举杯,又一同醉倒,也难免因为各自都有一些无法触及的保留地带而显得不够尽兴;其三是最难得的,携酒之人与饮酒之人是萍水相逢,因为一时的因缘际会而相遇,虽然是陌路之人,但这偶然碰撞出的火光映照出的志趣相投或者奇妙感觉似乎也完全值得这一场醉酒。

携酒共醉时常是故人亲友来访。或是日常普通的相聚,“不书来送酒春生户,兴尽回舟雪满天。独向琼枝劳怅望,非干霜简绝攀缘。”(明代顾璘《宪府王公载卿命酒期过草堂阻雪不至奉简一首》)琐屑的生活中需要一杯烈酒,更需要一杯好友送来的烈酒。或是送别即将远行的好友,“兄寒弟亦饥,力学少闲时。何路免为客,无门卖得诗。几人携酒送,独我入山迟。少小同居止,今朝始别离。”(唐代姚合《送费骧》)。本来就有着深厚的情意,恰逢送别的时刻,更是一杯接一杯、一盏接一盏,直到醉倒也无法将内心的情绪抒泄完毕。

图片

亲友送酒时常醉,邻翁亦堪与泥饮。虽然算不上是交心的挚友,但是日常生活中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也使得送酒共饮成为了一种最迅速且有效的交际方式。“落日孤城秋可哀……岂得邻翁送酒来。丛菊破霜开小苑,片云将雨过层台。藤萝石上娟娟月,谁共黄昏坐一杯。”(明代边贡《刘子希尹王子孟宣许携家酝相过草堂薄暮不至次杜子登高韵以嘲》)借着适时的情致和光景,一杯浊酒与邻人共饮,倒也值得一醉了。

最难的就是萍水相逢而携酒共醉了,因为就算一时的志趣相投也最多是送酒,要想共醉却多少显得有些越过自己与对方的心理界限。就像明代文人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所写,即便是一起出现在大雪天的“痴人”,也只能是“强饮三大白”,喝完之后就即可拜别。

携酒之人常有,共饮之人难求。至于全身心放松地共醉一场,在如今就越发显得有些难得了。



分享
写评论...